朱珩没想到夏淑晴会主动要求喝药。他仍记得,在她第三次失忆初期,她像个小刺猬,随时竖起尖刺,他便多备了几个碗供她摔。
待她冷静后,他只淡淡提了一嘴,“你病了,这是药。”未过多解释,因为不知她能保持多久记忆。
却没想到这使得她在自己的构想中越陷越深,误把汤药当成避子汤。
朱珩也不纠正,觉得气气她正好,说不定能把她气醒,让她主动回忆起一切。殊不知,他们早已被命运之绳拴住,一个往左,一个向右,彼此被绳索扯得越来越痛。
直至那日夏淑晴误以为自己死期将至,痛哭流涕地咒骂他,朱珩心蓦地被揪紧,他终于坦白。
没想到的是夏淑晴接受得如此迅速,不似前两回大吵大闹,竟主动要求喝药。
朱珩眉眼舒展开:“待会儿给你端过去。”
“殿下何不早至?臣妾要早寝养颜。”
“好,日后我会早些来的。”
坐在暖塌上的两人肩并着肩,夏淑晴微微侧头,见他爽快答应后,面上带有浅浅的笑意。室内静默无声,她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思索须臾,她不自在道:“那臣妾就不叨扰殿下了。”
她还是离开吧,坐在他身边十分拘谨,不光眼神无处安放,心也高高悬着。
然而朱珩牵上了她的手,修长的手指如同穿过一席珠帘,觅得她的体温后,重重放下,由不得她抽离。
夏淑晴呼吸一滞,晃过神后,轻挑眉:“论认真,殿下果真当仁不让。”
心无旁骛,怎还摸她的手?
朱珩别过头,盯着书案上的文书,不知自己耳垂泛红,“这与喝药功效差不多,能助你想起从前。”
他昨晚才说过这话。
还说她应叫他敏行,结果她昨晚故意用“敏行哥哥”恶心他,他却臊得满面通红,静默着转过了身。
望着他宽厚的后背,她先是得意自己成功恶心到了他,看到他面色难堪,她就舒爽。却又不禁产生了动摇——
她有这么恶心吗?!
唤他声哥哥而已,他便无言以对,甚至都嫌恶看到她?
她想着想着,就把自己惹生气了。准备也转身,背对他时,他却如头饿狼扑了上来,不由分说地含住她的唇,待烛芯燃又短了些许,他才起身去湢室。
而眼下,夏淑晴虽同意让他牵,但嘴上不饶人,揶揄道:“敏行哥哥习圣贤道时,竟还想钗裙。”
她仅匆匆扫了一眼他的书案,自认为极有分寸,没去看仔细文书上的内容,便说他是在学习圣贤之道。也是隐晦暗示他,她未逾越,对他处理的公务一无所知。免得机密泄露,她会被杀人灭口。
至于“想钗裙”,则是笑话他。
哪有人处理公务时牵着妻子的手,寸步不离?虽然他们之间非正常夫妻恩爱,而是用牵手治疗失忆,但若叫外人发现,他高岭之花的名号不保。
朱珩听了,不禁莞尔。
接着,右手把文书递至她面前,左手仍紧紧牵着她。
“殿下——”
她尚未说完,朱珩手上使力,捏了她一下,“怎么又改口了?”
“……敏行?”夏淑晴试探地问,看到他欣然点头,把文书往她面前推,她才继续问:“这给我看的?”
“想看便看。”
夏淑晴用空闲的左手接下文书,认真浏览了一遍后,抬头惊呼道:“你要去赈灾?”
朱珩点头,“眼下灾情严重,我已向父皇请命。”
夏淑晴再次低头看,那文书上寥寥几笔写了黄河水患骤起,沿岸州县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剩下的便是大臣与朱珩商议的赈灾之策,而朱珩要去的便是兖州。
兖州地势平坦,农田广袤,然而今年洪涝来势汹涌,农田被淹,灾后的土壤变得贫瘠,颗粒无收。运河河道被泥沙淤积,桥梁被洪水冲毁,物资运输难上加难。
看得夏淑晴喉间发干,她内心五味杂陈。她深知“水深火热”四字意味着什么,她从前随父母发廪赈饥时,见过饿殍遍野,流民失所的模样,是慌乱、躁动、惨痛的。
而朱珩亲往赈灾,算上往返路程,最短也要耗时两三月,期间他们不会见面。
这不正是她从前渴望的吗?
她那时憎恶朱珩,讨厌见着他冷若冰霜的脸,畏惧喝不完的“避子汤”,对无止境的深宫生活感到绝望。
可得知他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后,她又高兴不起来。她的心宛如一处溶洞,每每扪心自问,仅剩回声不得回复。
夏淑晴的心思在面上全盘托出,她大而明亮的眼睛里有几分落寞,娥眉微蹙,手中的文书在烛台下发黄,她的手轻颤,纸上的字也跟着发抖。
“怎么,舍不得我了?”朱珩瞧她这副模样,心中更不是滋味了,但故作轻松,“还有几日准备时间。”
夏淑晴瞪了他一眼:“才没舍不得!”
“眼睛都快把纸盯穿了,克制些。”
“我那是担心灾情,眼下衮州形势严峻不说,运输的道路不好走,困难重重的。”
朱珩挑眉:“都开始担心我行程了。”
“……没有。”
“有。”他十分笃定。
“你真的想多了。”夏淑晴咬牙切齿,几近一字一顿。
她脖子红了一截,不服气地瞥他,也不知是羞还是怒。使得他只好凑近观察,嗤笑一声:“夏淑晴。”
她心里直打鼓,“怎么了?”
“你真的口是心非。”
“……”
为了掩盖难藏的羞赧,夏淑晴故意将眉头挤得更紧了,反正都是脸红,愤怒更令她安心。
她趁朱珩不注意,迅速抽走右手,把文书放到他身边,还不忘抱起披风,快步走到门口,“工技之学,我略知一二,但有所需,找我便是。”
见她眼神坚定,熠熠夺目,朱珩嘴角微微上扬。
“当然,我是很担心,毕竟你去这么久,和离之事又得拖着……总之,你别乱想!”
她像是急于撇清什么似的,一口气讲完,不等朱珩有所反应,便转身跑了出去。
坐在暖塌上的朱珩发怔,摊开的左手上,她的余温尚存,他望着窗纸上的人影逐渐消失,无边落寞卷土重来,他的心像被人凿了个深不见底的洞。
-
“娘娘出来得可真早,怎不与殿下多待会儿?”
阿荞在外侯着,突然听见门被打开又合上的声音,她蓦然回首,夏淑晴慌张的模样映入眼帘,面上还浮着诡异的绯色。
羽风也抱拳:“夜已深,属下护送娘娘一程。”
刚缓过神来的夏淑晴环顾四周,漆黑的夜笼罩大地,零碎的星光芒微弱,还有沙沙作响的树丛,无半分异象。宫闱之内,一切井然有序。
她领过羽风的好意,却又轻轻摇头道:“无妨,本宫自己回去便是。”
也是,皇宫守备森严,能出什么事?加之还有要事要禀,羽风不再随侍,一太监高声呼着“恭送娘娘回宫!”夏淑晴便在几位宫女的随从下离开。
一行人影子逐渐模糊,消失在了夜色中。
另一边的阿荞眼里满是好奇,偷偷打量起夏淑晴的神情,却发现与她所猜想的大相径庭。
阿荞道:“娘娘,您看上去心情不佳。”
夏淑晴怔了下,迟钝道:“……是吗?”
“可是身体不舒服?奴婢等下就去宣太医来瞧。”
“不必。”夏淑晴深吸一口气,“本宫有些疲倦。”
说出去的话便是泼出去的水,夏淑晴忽然心生几分惭愧与懊恼,她想起朱珩听见她的话后笑容凝固的画面,胃里一真难受。
她承认自己有些自私。儿时的她调皮捣蛋,总被她爹厉声训斥“你哪有个姑娘样!”可一点儿都没规劝到她,反而学走了她爹的脾气,愈来愈大。她娘又是好脾气,私底下都站在她这一边。时间久了,她便觉得自己怎样都是对的。
所以,现在她又将此事归咎于“罪魁祸首”阿荞,她有点闷闷不乐:“阿荞,都怪你,非让本宫进去坐坐。”
阿荞猛然感觉到一口大锅砸到了自己背上,险些没站稳,她扯了扯嘴角,解释道:“……娘娘您不是说想来看看吗?正巧撞上羽风而已,这事谁也说不准呀。”
“本宫找到猫足矣,你非说将要下雨,但凡抬头看看呢,雨点子飘哪儿去了!”夏淑晴故作生气地说道。
阿荞虽知她是理不直气也壮,无理取闹宣泄而已,但也只能无奈一笑,阿荞也照做着抬头,思考该如何撇清干系时,额头却被轻轻砸了一下。
阿荞抬手去摸额头,指腹变得湿润,沾上了水。她刚想惊呼“下雨了”,豆大的雨点纷至沓来。
体验了一回言出法随的夏淑晴,愣了一瞬后,随从的宫女立即递上油纸伞。她们随身都携带着雨具。
然而这雨异常汹涌,骤雨如注,落到地上“砰砰砰”的,仿佛能把伞砸穿一般。阿荞指着不远处的亭子说:“娘娘,咱们先去避一避,待雨势减弱再走也不迟。”
劲风卷走一片枯叶,林梢正阴森地舞着,响声如泣。
眼下她们正在小道上,没有回廊遮雨,只得先去最近的亭中躲雨。于是夏淑晴点点头,用力持着伞,同阿荞她们往亭子小跑。都顾不得有没有水坑,被打湿的裙边沉了几分,但步子一点儿都没变小。
虽然模样狼狈,但当风呼啸着袭来,雨点从面前斜着打来,夏淑晴把伞往下压,她蓦然觉得……好快乐。
仿佛鱼跃龙门,暴风雨不过是灵魂的洗礼,夏淑晴的胸腔剧烈起伏,“噗嗤”一声,她开始哈哈大笑,笑声像一串轻盈的泡泡。
阿荞眉头皱得更紧了:“娘娘您……”
娘娘发烧才好,又淋雨,莫不是又开始发烧了?
夏淑晴看到阿荞也很滑稽,不禁笑得眼睛弯弯,正想讲她发现淋雨还挺有趣时,身边忽然传来另一阵沉闷的“咚咚”响声,如擂鼓,与她们慌乱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
奇怪的声音从后靠近,夏淑晴欲转身查看时,一道尖锐的女声在雨里惨叫道:“啊——保护娘娘!”
一声呼喊过后,说话的宫女被人从后面猛刺了一刀,刀被迅速拔走。宫女面露痛苦,狰狞地倒地,身下的水坑瞬间被鲜血染得殷红。
而那把罪恶的刀,此刻正朝夏淑晴砍来,持刀者是一太监,他正恶狠狠地瞪眼,如出笼的豺狼虎豹,疯狂地向她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