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句子小说网 > 万人迷,但是性单恋 > 第58章 疏离

第58章 疏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宁清远轻轻推开寝殿的门,冬日的午后寒风从门缝中钻入,带着刺骨的冷意。殿内虽燃着炭火,却依旧显得清冷肃穆。

戍国公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嘴唇泛着紫,脖颈上一道蜇痕隐约可见。太医正站在一旁,手中银针闪烁,小心翼翼地为他施针。

王妃在一旁看着,神情专注而疲惫,眼角隐隐带着泪痕。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见是宁清远,勉强露出一丝笑意:“清儿,你来了。”

宁清远快步走到母亲身旁,低声唤道:“母妃。”他的目光落在父亲苍白的脸上,轻声问道:“父王今日可有好转?”

王妃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太医说,毒性虽暂时被压制,但病因未明,你父王依旧昏迷不醒。”

宁清远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楚,“母妃,您已经守了父王一整日,也该歇息了。这里有我,您去睡一会儿吧。”

王妃:“母妃不累。倒是你,这几日既要处理军务,又要查你父王中毒之事,身子可还撑得住?”

宁清远勉强笑了笑,语气轻松:“母妃放心,儿臣撑得住。可您若是累坏了身子,父王醒来定会心疼。”

王妃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与心疼:“你父王若知道你如此懂事,定会欣慰。今日议事,可还顺利?”

宁清远神色微凝,语气平静:“一切顺利。军中事务已安排妥当,父王中毒之事也在查,只是……线索不多,还需些时日。”

施了针,何太医正欲退下,被宁清远叫住,“何太医,您可知蛊术?”

何太医闻言,动作一顿:“世子殿下为何突然问起蛊术?”

宁清远解释道:“父王中毒之事,我总觉得蹊跷。那蜇痕,让我怀疑父王中的并非寻常之毒,而是……蛊。”

何太医沉吟片刻,缓缓点头:“世子殿下所虑不无道理。蛊术诡秘莫测,若国公爷真是中了蛊,倒也解释得通他体内毒性难以查明的原因。”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依老夫之见,国公爷体内除了蛊,恐怕还中了别的毒。”

宁清远思索着说:“嗯,书房烛台下的那搓灰,还有春山开窗的举动,我想这毒,应是粉尘一类,或有异香。”

“粉尘?”何太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似是想到了什么,捋了捋胡须,沉声道:“老夫记得古籍中曾记载过一种名为‘迷魂散’的毒物,有强烈异香,遇火则化,随风而散,吸入者昏睡不醒。只是,这迷魂散毒性极烈,若三日之内无解药相救,必致身亡。”

宁清远眉头微蹙,缓缓道:“莫非有人仿照迷魂散之法,改了其中配料,减弱毒性,使其不致取人性命?”他顿了顿,问道:“何太医可有解毒之法?”

何太医微微摇头,叹道:“此毒罕见,老夫也只是略知一二。若要解毒,恐怕还需查阅古籍,寻得破解之法。”

宁清远说道:“府中藏书楼中藏有不少医书古籍,或可一查。何太医若不嫌弃,或许能找到些线索。”

何太医闻言,拱手道:“多谢世子殿下指点,若能从中找到线索,实乃大幸。臣定当仔细查阅。”

宁清远点头,随即唤来一名侍从,吩咐道:“给何太医带路,去藏书楼。”

侍从恭敬领命,躬身对何太医道:“大人,请随我来。”

何太医微微颔首,随侍从离去。

——- ——- ——-

傍晚,天色渐暗,王府内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宁清远穿过长廊,脚步轻缓却坚定,最终停在了月遥寝殿的门前。他抬手,轻轻叩响了门扉。

“谁?”门内传来一道细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像是受惊的小兽。

“是我,哥哥。”宁清远的声音温和,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我能进来吗?”

门内静默了片刻,才传来月遥微弱的声音:“只有你一个人吗?”

“对,只有哥哥。”宁清远轻声回应,语气中带着安抚,“没有别人。”

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宁清远并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

终于,门缓缓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双怯生生的眼睛。那双眼睛在确认门外只有宁清远一人后,瞬间红了眼眶,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宁月遥猛地拉开门,扑进宁清远的怀里,声音哽咽:“哥哥,哥哥……”

宁清远轻轻拍着她的背,低声安抚:“月遥儿别怕,会没事的。”

宁月遥却紧紧抓住他的衣袖,将他拉进屋里,关上门,小声说道:“哥哥,有坏人……”

“我看见了。”

——- ——- ——-

三日后,北疆王府的正堂内,宁清远端坐主位,神色淡然。堂下众人分列两侧,目中已无先前的轻慢。

宁清远轻轻抚了抚案上的茶盏,目光扫过众人,淡淡道:“军饷与粮草之事,进展如何?”

一名将领上前一步,抱拳道:“回世子,军饷与粮草已按计划运送,预计五日内可抵达边境。”

闻言,宁清远讥讽道:“北疆真是人才辈出,拖欠三月的军饷和严重短缺的粮草,竟能在短短几日内解决。待父王醒后,本世子定要在他面前替诸位美言几句。”

众人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不敢出声。

宁清远的目光转向赵参军,“匪寇首领的首级,可曾悬挂于城墙之上?”

赵参军脸色微变,支吾道:“世子,此事……属下以为,悬挂首级恐会惊扰百姓,故未执行。”

宁清远闻言,唇角微扬:“哦?赵参军倒是体恤百姓。”

赵参军低下头,没接话。

宁清远在心里发笑,赵参军等人先前夸大匪患,不过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军饷粮草亦是,说得那样夸张,就是想刁难他,让他下不来台罢了……

若真要追究,宁清远非得让他们吃吃苦头,不过,现在他没心情搞这个。

宁清远的视线扫过众人,最后停在一个人身上,“白副将,带本世子去军营看看。”

“是,世子殿下。”

随白副将踏入军营时,正值晌午,营内尘土飞扬。远处传来士兵操练的呼喝声,刀枪碰撞的金属声混杂其中,显得肃杀而有序。营帐连绵,旌旗猎猎,偶尔有几匹战马嘶鸣,蹄声踏过,扬起一片黄沙。

白副将走在宁清远身侧,语气恭敬:“世子,此处乃练武场,前方是马场,再往前是射圃。殿下若有意,属下带您去看看?”

他竟知我对射箭最感兴趣,看来是父王特地提到过……宁清远心里高兴,神色依旧淡然,微微点头:“好。”

两人一路前行,沿途士卒见到白副将,纷纷停下行礼,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宁清远身上。见他年纪轻轻且身形瘦弱,衣着华贵,与军营的粗犷格格不入,众人眼中不免露出几分疑惑。

走到射圃时,几个士卒正拉弓射箭,箭矢破空而出,钉在远处的靶子上,发出“笃笃”的闷响。其中一名身材魁梧的士兵射术精湛,箭箭命中靶心,引得周围人连连喝彩。

白副将见状,清了清嗓子,高声宣道:“诸位,世子殿下今日亲临军营巡视,尔等速速见礼!”

众人闻言,纷纷停下手中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宁清远,恭敬行礼,齐声道:“参见世子殿下!”

宁清远淡淡说:“免礼。”

那名魁梧士兵收起弓箭,咧嘴一笑:“世子?瞧着年岁尚轻,怕是连弓都拉不开吧?”

他的声音不小,四周皆闻。

白副将脸色一沉,正欲呵斥,宁清远却抬手制止。他缓步走至那人面前,目光沉静,语气淡然:“可否借弓一用?”

那士卒一愣,将手中弓递了过去,笑道:“世子小心,此弓力道颇重,莫要伤了贵体。”

宁清远接过弓,指尖轻抚弓弦,试了试力道。随后,他抬手自那人的箭筒中抽出一支箭,搭于弦上。

众人的目光还未来得及聚焦,宁清远的手骤然一松。

箭矢破空而出——

“咔嚓”一声,箭矢竟劈开了那士卒先前正中靶心的箭,将其一分为二,随后钉于靶上,箭尾微颤。

四周一片寂静,众人惊得倒吸气。

宁清远放下弓,神色依旧淡然,将弓递还了回去,语气平静:“多练练吧。”

那士卒羞愧不已。

宁清远四处看了看,感到无趣,正要走出射圃。白副将跟在身后,回头警告似的瞪了那挑衅人的士卒一眼。

刚走出校场,便见杨子衿一身劲装,笑意盈盈地迎了上来,“世子今日怎么亲临军营?”

宁清远神色淡然:“杨公子,你来此处,可是有事?”

他有些疲惫。即使不深思,也能明白,杨子衿出现在这里意味着什么……如此说来,杨副将这几日对他的不闻不问就都说得通了。

看他孤立无援,对他不闻不问,再让自己儿子来,靠着儿时的情谊,拉拢他。

一股厌恶情绪涌上心头。

杨子衿笑容不减,语气热络:“我听闻世子近日在处理军务,故而前来叨扰。也就是在这里才有机会遇上你,在王府,那李赫死活不肯让我见你。”

宁清远目光微冷,“他是太子。”他看向别处,与杨子衿错开视线,语气疏离:“军营之中,事务繁杂,若无要事,还是少来为妙。”

杨子衿闻言,脸上笑容一滞:“清远,我只是想来见见你。”

白副将此时正尴尬着,他想走,但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好在,宁世子适时开口:“白副将,你先下去吧。”得到命令,白副将行礼之后便退下了。

宁清远目送白副将离去,转身看向杨子衿,“若无事,我便先回府了。”

杨子衿见他转身欲走,心中一急,上前一步拦住他,“清远,几日未见,难道你我连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吗?”

宁清远掀起眼帘,淡淡地瞥他一眼:“子衿,我事务繁忙,无暇叙旧。你若有事,不妨直言。”

杨子衿被他冷淡的态度刺痛,苦涩道:“清远,你为何对我如此疏远?不过一个月,我们之间的情分竟淡了吗?”

宁清远微微颦眉,“从前的情分,我自然记得。但如今北疆局势复杂,我身负重任,实在无暇顾及私交。子衿,你若真为我好,便该明白我的处境。”

杨子衿握住他的手:“清远,我知道你如今处境艰难,可正因如此,我才更想陪在你身边。这些年,我对你的心意,你难道一点都感受不到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