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谢知礼和楚玉川每天就两点一线的生活,醒来就去谢家收麦子。
谢家今年的麦子收的比村子礼人都快,毕竟多了一个能干的哥婿,沈荷也是高兴,看着一车车麦子拉进家里,拉灶台做饭的力气就更大了,也不拘什么钱,什么好吃做什么。
地里还不忙的时候,谢知秋和谢知温去镇子上上工挣的铜板攒一些,预备出一些来收麦的时候买肉菜蛋。
今天中午沈荷包的饺子,腌制的韭菜用猪肉调的馅子,包了一上午,就等着回家了下饺子。
一人一碗饺子和一碗饺子汤,原汤化原食。
“还剩下四五亩地了,今年咱们家这个麦子收的挺快,收完了就去西边地里种上白菜萝卜的,为这冬天做准备,今年这个白菜和咸菜疙瘩都多种一些多腌一些,人多得够吃。”
谢有成接过第二碗饺子吃着,闲话家常。
“种子我都打出来弄好了,西边地都种上菜,都能收的好咱们这一家子一冬天的咸菜就不愁了。”
沈荷端着饺子汤正喝着,她预备出的种子今年也多。
“娘你也给我两包吧,,现在有个小院子种上几颗白菜也是够的。”
谢知礼见状道。
“成。”沈荷道:“一会走的时候给你两包,你种点也行,冬天不够上家里来拉腌制好的就行,咱家的缸也大。”
方正地里的活也不多了,最多还有个两天的,正是秋收结尾的时候,村子里还出了一件惊天地的大事。
崔望要去参加县试,崔家可是热热闹闹的通知了全村人,包的福袋装的瓜子花生还有糖块,挨家挨户的去分。
不过还是带了一些偏见,全村每一户落下唯独没有谢知礼家里,两家闹得也是实在难堪。
吴烟还正抱着气,那天吵架没得了脸她可记着呢,就是故意不给谢家让他们生气。
沈荷无所谓,谢知礼就更无所谓了,谁还稀罕那些花生瓜子了,白眼狼给的也不稀罕要啊。
崔望去县试就在村子里传遍了,吴烟更是在村口抱着一大袋子瓜子,来来往往都抓一把磕着说话。
“这儿子一个比一个出息了,大的会做生意,小的读书科举,一家子文武双全了。”
谢成旺家的惯会说漂亮话,瓜子也是抓了两大兜。
吴烟最是喜欢听这个话了,加上平时村里人对她就笑嘻嘻的,眼下更是得意道:“这都是后话,考上了更好,不管好坏省心就成,生个孩子为这一辈子事情愁,嫁了人也在婆家生事闹得鸡犬不宁的,要这个孩子干什么。”
明摆着这话是冲着谢知礼去的,吴烟对于谢家和谢知礼的怨气可大了,总觉得谢家亏待了她们一家一样。
崔望心里惦记着谢知礼她不是不知道,成亲那几天魂不守舍看不下去书吃不下饭心疼儿子的同时还记恨上了谢知礼,认为给他儿子下了迷魂汤是个妖精。
加之吴烟也嫉妒谢知礼是个童生,而她的儿子崔望不是,认为是谢知礼丧门星给仿走了,总之就有点不好往谢知礼身上推,这次也更是想带着全村来孤立谢家。
虽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但也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小事得罪人去不是,何况人家谢知礼也是童生。吴烟这么空口白牙诋毁谢知礼也没有人去帮腔,村子里谁用不到谁,都不想得罪人。
吴烟也不管,现在她正高兴,说的也正在兴头上。
“我家那个小儿媳啊,可好了,天天起早贪黑照顾一家子饭食,我把钱给她管着,买肉买蛋不用舍不得,你家相公就要县试了什么好的也紧着他。”
这是在夸谢兰芝。
刘翠红也没事来村口这,听的此言哼了一声。
吴烟赶紧道:“老嫂子,你看我没别的意思,这娶媳妇就得擦亮眼睛,这不好的不能要,嫁进来闹得家里鸡飞狗跳的,还不够闹心的。”
这话不就正说到刘翠红心坎了嘛,那些委屈终于有人说了。
“可不是,家里那孩子呀不听话呀,忤逆长辈,从嫁进来就没有省心的时候,不是吃的不行就是要分家,还把墙都砌起来了,好好的一个家成了这样,还不够让人看笑话的。”
吴烟也是找到话投机的了,和刘翠红说个没完,彷佛受害者是他俩一样。
谢知礼和楚玉川拉着最后一车麦子回家,赶在中午饭后终于抢收完了麦子,吃饭也就稍微晚了一点,回去的时候也就碰上了正说他俩闲话的吴烟和刘翠红。
旁边人也都看热闹一样看着,该忙的忙去了,不忙的就说一会闲话。
谢知礼视若无物过去了,吴烟和刘翠红说的就更带劲了。
“这不是我家儿媳兄弟过来给我家收麦子,家里那点地都不用我操心,可是省心了。”
刘翠红冲着楚玉川的背影啐了一口恶狠狠道:“养了个白眼狼,心甘情愿跟人家去当狗。”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骂嗨了,可是找到能说话的人了。
最后吴烟步入正题道:“老嫂子,你家秀才最近还去镇子上吗?”
刘翠红也是说的心里痛快,语气也就轻快了些道:“还去着呢,你就放心吧,也说了能成,有事上家来玩啊。”
吴烟赶紧道:“行嘞,老嫂子,等有空我就去家里拜访。”
听她俩骂完了不知道在打什么哑谜,热闹看完了也都散了,谢家的麦子收完了,自己家的还没有呢。
谢知礼也无心在乎她们说的什么,累了这么好些天了,好不容易完活了可是能好好休息了,放下麦车,对付着吃了几口饭菜就去屋子里睡午觉了,睡的昏天黑地的一直到第二天中午。
楚玉川自然也跟着他在家睡的,这还是两个人成亲以来第一次在谢家过夜呢。
楚玉川这个哥婿很有眼力见,早早就起来帮着沈荷做饭,吃完了又和谢家大哥收拾农具,看得人心里是暖暖的。
谢知礼伸伸懒腰,出门看到一家子的身影,身心愉悦。
“小川,你起这么早。”
谢知礼很关心楚玉川。
沈荷赶紧道:“还说呢,玉川早早起来就跟我做饭,太阳不下山你也不起,都嫁了人了怎么还能这么懒。”
谢知礼高兴,在沈荷的唠叨声中倒了一碗温水喝,不过这一觉睡的是够长的,昨天晚上也没吃饭直接一天一夜的睡,太累了收麦子。
“娘,这是给我的吗?”
谢知礼瞥见桌子上包好的菜种子。
谢知怀上前来分开道:“诺,这两包小的一会你带回去,一包白菜和一包萝卜的,老疙瘩在菜地里种到时候过来拿就行了。”
考虑到谢知礼那边的小院子不大,种点白菜和萝卜也已经是不容易了。
谢知礼也没想种那么多,这些也就合适了,吃完中午饭就回去了。
吃饱睡足的谢知礼精神头很大,下午就把院子刨了一个遍,先把土给翻的松软一些,也不着急种呢,现在家里的一些吃食沈荷还能供应给他。
谢知礼和楚玉川麦收的时候去帮忙,收的麦子也快,吃些拿些东西两位嫂子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不至于为了一点吃食闹得心里头不痛快,要不谢知礼也不好意思要。
“明天借个车,先把麦子买了去吧,拢共也不多,在家里放着也占地方,换了钱换成粮食拿回来吧。”
谢知礼将捆好的麦子放到一边,已经是堆了小半院子了,粮食收的多的还能等一等麦子涨价,可他们也就这么一点,涨不涨价也无所谓了。
“赶明去找牛叔,用大牛车一趟就拉去了,直接到收粮站去,现在是十五铜钱一斤,价格也算中等的,也合适。”
楚玉川给忙活完的谢知礼端过洗手水来。
谢知礼早早去找的牛叔来家里,三个人忙活着把麦子都抱到牛车上,牛叔也很乐意接这个活,拉人是三个铜板,拉着一车麦子就是三十个铜板。
“谢小童生,这粮站到了。”
牛叔赶到粮站跟前,铜板给的多,活干的也多,帮着抬上去也帮着抬下来。
粮站的也是刚开门,这时候麦收还没过去呢,就没有麦子来,乍然见了也是赶紧搬出秤,拿出账簿来算了。
就按十五个铜板,这也是按照当时的行情和米店的行情来的,麦收结束后相对来说会有一个涨幅起,至于是高是底那就不好说了。
谢知礼这两亩地的是二两余五百文钱,粮站结钱也快,这时候钱袋子还是满着的,能拿的出来。
掂量了掂量,谢知礼觉得也还行,楚玉川不咋会算数,对于这种事情也是第一次见识,看着谢知礼算着账。
那粮站掌柜的也是个豁达人,看着楚玉川直夸道;“谢童生,你这小夫君还挺好看的,比你还要俊俏呢。”
谢知礼年年都来算账,收麦子的钱,对于这开玩笑的话也是听听就算。
“唉。”
拿了钱回去的时候谢知礼突然唉声叹气,表情也很是不快。
楚玉川赶紧道:“谢大哥,你怎么了?是那里不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