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确定的是,所谓的“公祷书叛乱”完全破坏了政府的统治。英格兰西南诸郡的起义活动仅是1549年发生的大型抗议活动之一。】
【威尔特郡、 林肯郡、肯特郡、埃塞克斯郡、白金汉郡、牛津郡、约克郡都发生了民众起义,不过这些起义的主要导火索是社会、经济问题引发的不满。总之,1549年整个都铎王朝都是危机四伏。】
“叛乱,又是叛乱。”亨利八世愤愤地握紧拳头,自他开始宗教改革,英格兰的叛乱便层出不穷,他早已烦不胜烦,没想到他死后竟还会有如此严重的叛乱。
【在都铎的三姐弟中,玛丽一世在登基之初可以说是最受民众欢迎的,但可惜的是这位女王是位极端的天主教徒,后来她的一系列极端行为使得她迅速失去民心。】
【说起来都铎三姐弟的信仰都颇具特色。玛丽一世无疑是极端的天主教徒,在爱德华六世宗教改革时期,玛丽就经常在自己的住宅里进行天主教弥撒,甚至多次公开挑衅新教政府,有一次骑马前往威斯敏斯特宫时,玛丽要求所有的随行人员都佩戴上念珠串。】
玛丽公主真勇,这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廷臣们暗自感慨。
【爱德华六世则是激进的新教徒,据说在亨利八世死前,曾要求爱德华六世按天主教仪式为他举行仪式,但被爱德华六世拒绝了。】
【而伊丽莎白一世表面是新教徒,实际上是在两者之间横跳,她对两种信仰都保持宽容的态度。在爱德华六世时,她没有对爱德华的激进做法表现出任何异议,也因此她没有被当作麻烦人物。而在玛丽一世时期,伊丽莎白一世为了保全性命一度改信了天主教。当然她内心依旧是新教徒。】
没想到玛丽公主竟然也登上了王位。一直以来,众人都以为玛丽公主早已不在人世,伊丽莎白公主会在爱德华六世之后顺利继位。然而,现实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天主教徒们原本为一位推崇天主教的女王上台而欢欣鼓舞。
但很快,他们意识到英格兰已经接连更换了三位国王,而每个人的信仰都截然不同——从亨利八世的新教改革,到爱德华六世的激进新教,再到玛丽的天主教复兴。头脑灵活的人已经能够预见到,未来的英格兰将陷入怎样的混乱与动荡。
天哪,他们这些廷臣们的处境只怕更加危险了。他们时刻处于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为站错队或触怒新君而丢掉性命。宗教与政治的剧烈变动让每个人都如履薄冰,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几位外国大使冷眼旁观,暗自庆幸自己并非英格兰的臣子。都铎一家的君主可真是难伺候。
上首的亨利八世已然气的说不出话来了,他心心念念盼来的儿子居然连他的遗愿都不愿意满足,还有玛丽,他完全可以想象到玛丽一上位一定会推翻他所有的宗教改革成果,重新把教皇捧到高位。他只觉得自己呼吸不畅,一旁的医生紧张的看着国王,小心翼翼的调整着国王的姿势。
克兰麦大主教上前一步,“陛下,我们还有伊丽莎白公主。”是的,他还有伊丽莎白。
“去把玛丽小姐和伊丽莎白公主接回白厅宫。”他低声吩咐身边的侍从。
【1533年3月,爱德华六世已经病入膏肓,此时已经可以确定他患上的是不治的肺炎,这让英国继承人人选的确定迫在眉睫。爱德华认为不论是玛丽还是伊丽莎白,一旦继承王位,目前宗教改革取得的所有成果都将化为乌有,所以他以玛丽小姐和伊丽莎白小姐是私生女为由,将他们排斥在继承人之外,而选择了表妹简格雷作为王位继承人。】
贵族们不可置信的看着光屏,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离谱的操作,两位公主都还在,就算玛丽公主是天主教徒,但伊丽莎白公主是新教徒呀,这位国王居然把王位送给外人,只是简格雷又是谁。
贵族们的目光忍不住看向查尔斯布兰登,都铎王室的血脉就那么几个,符合条件的也就那么几个,查尔斯布兰登的妻子是亨利八世的妹妹,所以简格雷极有可能与查尔斯布兰登有关系。
亨利八世觉得自己的脑袋在不断轰鸣,他的遗嘱不是让爱德华这么用的,他做了那么多事就是为了把王位留给自己的血脉,而爱德华却把王位送给了他妹妹的血脉。
“陛下,你还好吗?”查尔斯布兰登着急的喊到,“我没事。”亨利八世紧紧抓住查尔斯布兰登的手。
【简格雷就是大名鼎鼎的九日女王,简格雷的母亲是萨福克公爵查尔斯布兰登和亨利八世的女儿玛丽都铎的女儿,她的继承权也是比较靠前的,她依靠爱德华的遗嘱登上了英格兰王位,不过一般认为简是被迫接受的王位(受两家父母操控),她在加冕礼上拒绝把她丈夫封为国王,而是封为克拉伦斯公爵,这也遵从了议会的意见。在简当女王期间,由诺森伯兰公爵主导政务。】
查尔斯布兰登真的懵了,这位窃取都铎王冠的女王居然真的跟他有关系,他忍不住看向他的大女儿弗朗西斯布兰登,弗朗西斯在听到简格雷是她的女儿时,已经快吓晕了,她匆忙用求救的目光看向自己的父亲。
查尔斯布兰登暗叹儿女都是债,开始盘算怎么把女儿摘出去,以防国王迁怒整个布兰登家族。
【但是民众并不愿意承认她是他们的女王,他们认为玛丽小姐才是他们的女王,王位的合法继承人。玛丽自然也不甘心别人夺走原本属于她的王位,她很快采取行动并得到广泛的支持,枢密院宣告玛丽为女王,8月3日她进入伦敦。此时简被控叛国罪,被囚禁在伦敦塔,而诺森伯兰公爵已经被处死。】
【就这样英格兰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无可争议的女王,加冕之后玛丽立即采取行动废除父亲和弟弟实行的宗教改革措施,将英国国教重新改为天主教。这一举措自然受到了暗中保留天主教信仰的大多数民众的欢迎,但是宗教改革激起的针对外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为玛丽接下来的政治行动——她即将举办的婚礼,带来极大的阻力。】
【玛丽认为,为了确保天主教在英国的主导地位,她的丈夫必须也是一位天主教徒,这样一来,未来的王位继承人也将继承天主教信仰。议会劝玛丽选择一位英国人作为自己的丈夫,然而女王却想选择查理五世的继承人,激进的天主教徒西班牙的腓力二世。】
他就知道,玛丽如果要结婚的话,定然会优先选择西班牙王室,亨利八世紧咬牙关,他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
【这场婚事也引起了一场叛乱,1533年11月26日,简的父亲——萨福克公爵亨利家聚集了一批达官显贵,他们计划采取行动阻止这场国际婚姻。同谋者包括詹姆斯·克罗夫特爵士、爱德华·考特尼、德文伯爵、萨福克公爵以及托马斯·怀亚特爵士。】
【德文伯爵被选为全国武装叛乱的首领,按计划人们将从四面八方赶往伦敦。这次叛乱的具体目标尚不明确,人们猜测此次叛乱仅仅是为了阻止这场西班牙联姻或者废黜玛丽,扶持伊丽莎白即位,德文伯爵预期将成为新女王的丈夫。】
【在叛乱者中,小托马斯·怀亚特爵士表现尤为突出。当时考特尼在德文招兵买马,詹姆斯·克罗夫特在赫勒福德郡,而考特尼临阵脱逃,没有前往德文发动叛乱,而是留在了宫中。得知消息的护国公——主教斯蒂芬·加德纳对考特尼严加拷问。可怜的伯爵泄露了计划的大部分细节。现在已经有人出卖了这次行动。】
【但怀亚特依旧于1554年1月25日,在肯特郡的美斯顿发起叛乱,考虑到考特尼的背叛行为,怀亚特认为机不可失,因此实际行动比计划提前了相当长的时间。】
【他起草了一份公告,在肯特郡所属的其他城镇公开宣读:现在国外已经传开消息,“大法官和其他官员为讨女王欢心,同意女王和一个陌生人结婚。我们因而写下这份公告,我们是朋友、邻居、英国子民,你将加入我们,而我们将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奋斗到底。我们并非要伤害女王,只要求清除女王身边的奸臣佞言,这件事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荣辱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