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在破晓的曙光中,朔方郡的南城门,一匹快马疾驰而出,马蹄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发出清脆的回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匹快马身上背负的,是一封沉甸甸的加急奏章,犹如一座沉甸甸的山峦,压在了驿使的心头。
奏章里,萧峣的字迹犹如刀刻般清晰,一笔一划都充满了决心和忧虑。他详细描述了朔方城当前的瘟疫情况,那是一场无声无息、却又无比凶猛的灾难。街巷间,人们面色苍白,步履蹒跚,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他描述了那些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的百姓,他们眼中的绝望和哀求如同利剑一般刺痛了萧峣的心。
萧峣不仅详细记录了瘟疫的惨烈,还展示了他对此事的初步判断和推测。他分析了瘟疫的来源、传播途径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他希望通过这份奏章,将朔方城的困境和决心如实上报给朝廷,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了解到这里的真实情况。
在这份奏章的末尾,萧峣更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亲自前往匈奴寻找治疗瘟疫的药方。他深知这是一条危险而艰难的道路,但他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只有找到药方,才能拯救朔方城的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与此同时,在朔方郡的城北军营,一支仅十人的骑兵队伍正在悄悄集结。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定和果敢。他们的脸上没有恐惧和犹豫,只有对使命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这十人,是萧峣精心挑选的勇士,他们将跟随萧峣一同前往匈奴,寻找治疗瘟疫的药方。
当得知萧峣即将亲自率领队伍深入漠北的消息时,兰翎的内心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猛烈撞击,掀起了滔天的波澜。他的人生阅历中,不乏权势滔天、利欲熏心的权贵,亦不乏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众生百态,但像萧峣这般将国家和百姓的福祉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人,他却是首次遇见。
萧峣,这个名字在兰翎的心中,此刻变得无比沉重而又耀眼。他仿佛看到了一个身披铠甲、手持长剑的勇士,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宁,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征途。这份忠诚与关切,让兰翎深感震撼,也让他对萧峣充满了敬佩之情。
兰翎站在御医李申面前,神色坚毅,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勇气和决心都吸入体内。他的目光如炬,声音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李御医,萧侯爷此行远赴漠北找寻药方,即使我军中将士英勇无畏,但他们毕竟不通药理,如何能够分辨所得药方之真伪?”
他顿了一顿,深深地鞠了一礼,仿佛要将自己的诚意和决心都融入这一礼之中:“另外,漠北乃苦寒之地,萧侯爷此行凶险万分,有我随行还可随时看顾侯爷的身体。因此,我恳请李御医,准许我跟随侯爷一同前往漠北。”
李申看着眼前的兰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从未想过,向来低调内敛、不问世事的兰翎,竟然会为了此事如此坚决。他沉吟片刻,声音低沉而严肃:“兰医士,我原本已经向侯爷建议,由建业医士陪同前往。但侯爷考虑到此行凶险异常,不仅路途遥远,而且随时可能遭遇漠北的匈奴和恶劣的环境,因此他坚持只带骑兵数人,以确保行动迅速,安全无虞。”
然而,兰翎并未因此退缩,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申:“李御医,我明白此行的凶险。但我相信,只要能为侯爷和将士们尽一份力,即使面临再大的危险,我也愿意一往无前。只要您同意,我会亲自去向侯爷禀报,请求他允许我同行。”
李申看着兰翎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为之一动。他深知兰翎的医术高超,且性格沉稳,是个难得的医学人才。若是有他同行,确实能为此行增添不少保障。于是,他缓缓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好吧,兰医士,我答应你。但你要记住,此行凶险异常,务必小心行事。”
兰翎闻言,心中一喜,连忙再次向李申深鞠一礼:“多谢李御医成全!我必定竭尽全力,确保此行成功。”说完,他转身离去,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踏上那充满未知和危险的漠北之旅。
当兰翎策马疾驰,风尘仆仆地赶到军营之际,萧峣正欲跨上战马,踏上新的征途。
兰翎见状,心中一急,立刻勒紧缰绳,骏马嘶鸣间,他轻盈地跃下马背,疾步奔向萧峣。“见过萧侯爷!”
萧峣眉头轻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兰医士,你有何事如此匆忙?”
兰翎深吸一口气,稳定情绪,道:“请萧侯爷借一步说话。”
萧峣虽对兰翎并不十分了解,但几番接触下来,他也深知此人稳重有谋,不会轻易打搅他人。于是,他翻身下马,将兰翎引入营帐之内。
进入帐中,兰翎深深一鞠,诚恳道:“请侯爷准许我随您一同前往漠北,寻找那救命的药方。”
萧峣眉头紧锁,语气坚定:“兰医士,此行凶险异常,我早已与李御医商议,只带精锐骑兵前往。”
兰翎却不为所动,目光坚定:“侯爷,请容我细说缘由。”
萧峣凝视着兰翎,见他神色坚定,不似儿戏,便点了点头,“好,你且说来。”
兰翎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精通医理药理,能准确判断药方真伪,这对于寻找药方至关重要;其次,我虽非武将,但骑射之术并不逊色,上次酒肆之事后已向侯爷禀明。我自能在大漠中自保,无需将士分心;再者,我通晓匈奴语言,必要时可假扮匈奴游医,方便我们行事;最后,如今瘟疫肆虐,侯爷与将士们的安危重于泰山,我愿作为随行军医,随时为众人诊治。”
一番掷地有声、逻辑严密的话语刚刚落下,帐内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连呼吸声都显得格外微弱。
萧峣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兰医士,他深邃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锐利的光芒,犹如鹰眼般锐利地剖析着对方内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兰医士坐在那里,尽管他外表看似清冷且略显儒弱,但此刻他面庞上的表情却坚定无比,仿佛是冬日里傲雪的松柏,挺拔而有力。
在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里,萧峣读懂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决心与勇气,它们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萧峣心中的黑暗角落,令他不禁为之动容。
萧峣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他微微点头,声音中透露着真诚与期待,“兰医士,你的决心和勇气令我深感佩服。既然你已有此决心,便一同前往吧。”
随着萧峣一声铿锵有力的号令,这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伍如离弦之箭,悄然朝着朔方北门的方向疾驰而去。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肃杀之气,马蹄声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回荡,激起了层层叠叠的声浪,如同大地的心跳般有力而坚定。在这朝气蓬勃的清晨,他们的身影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和威武,宛如一幅生动壮丽的画卷。
随着这支骑兵队伍的远去,朔方郡的城门在黎明的微光中缓缓关闭。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沙漠的边缘,萧峣率领的队伍已经在沙丘之间穿梭了数个小时。马蹄声声,黄沙漫天,一行人像是一支急行军,速度迅捷,目标坚定。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沙漠的温度也开始攀升,但他们的步伐却丝毫未减。
经过一整天的疾驰,夕阳的余晖洒在远处的山峦之上,将天空染成了一片金黄。此时,队伍已经深入大漠,周围除了偶尔掠过的飞鸟和远处低矮的灌木,再无其他生命迹象。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疾驰而来,马蹄声打破了沙漠的宁静。他翻身下马,向萧峣报告:“将军,前方背山临水之地发现一小型匈奴部落。”
萧峣闻言,眉头微皱。他们此行是为了探听关于瘟疫的消息,而匈奴部落正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如何接近这个部落而不引起怀疑,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沉思片刻后,萧峣下令队伍原地扎营修整,同时挑选了两名曾经投诚的匈奴降将,让他们换上匈奴的服饰,前往部落探听消息。
这两名降将都是匈奴族群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更对匈奴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见解。他们换上匈奴的服饰后,几乎与真正的匈奴人无异,无论是语言、举止还是神态,都表现得十分自然。
然而,兰翎见状,却犹豫了片刻,他走到萧峣面前,恭敬地说道:“萧侯爷,我明白您派我去探听消息的意图,但是,骑兵兄弟们的眼神太犀利了,我怕他们假扮平民容易露出破绽,被匈奴人识破。”
他顿了一下,抬眼看了下萧峣的神色,继续道:“我曾听闻,匈奴人对于平民的警惕性相对较低,而且他们擅长游牧生活,对于游医这种职业并不会引起太多怀疑。因此,我想请求让我一人前往,我假扮成游医或许更便宜行事。”
然而,萧峣听完兰翎的建议后,坚决地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你的安危如何保证?!”
兰翎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决心般,“侯爷,我绝对不会引起匈奴部落的怀疑,因为我确实曾经在匈奴各部族间做过胡医......”说到这里,他看着萧峣满是诧异的眼睛,恳切地继续说道,“但请不要因此怀疑我对大绥的忠诚。可否请侯爷听我细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