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额外的优待,如果有的话,那一定会收取相应的代价才对。
不过,要是统计下来,“家庭”应该是最能代表“命运”一词的存在之一了。
家庭。
这个词还真是遥远又陌生啊。
至少对织田作之助而言,在十五岁之前,他都不会觉得这个词能和自己扯上关系。
织田家的房间布局实际上比较局促,最开始一个人住的时候织田作之助只觉得有些空旷,哪曾想到接下来的日子里家庭成员一个接一个增加,往日里从未考虑过的那些繁杂琐事也是一个个往上冒,对待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是敷衍了事,但对孩子那是绝对不行的。
就连曾经的第一杀手最开始的时候也常常是手忙脚乱,不过……
此刻唯余客厅灯的亮光,他凝望着孩子们恬静的睡颜,轻轻地掖了掖被角,只觉心头涌现一股暖意。
这几个小鬼头,也不知是谁先提出来的,非要凑在一起睡,现在不过晚上八九点钟,应该是白天在学校挥发了过多精力,玩闹了会儿就沉沉睡去。
这个年纪的孩子自然应该早睡的。
一开始,他和任何一个冒冒失失的新手父亲一样,不知道孩子年纪小,跟着大人的餐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出问题,还是邻居大娘看不过去指点了一二,他这才恍然大悟,“要像给枪械上油那样轻柔”。
那天晚上他更是一宿没睡,一点点拍打克己的背部才让积食吐了出来。
这样的动作从生涩逐渐变得熟练,记忆里鲜少有的亮色正在逐步占据他的脑海,他好像触摸到了一点朦胧的边缘。
他的记忆从未有过父亲应该怎么做。
或许自己是在扮演自己想要的那种父亲。
虽然月之本元司也曾经腹诽过那些好莱坞大片惯用的套路,一个无敌的老父亲加一个可爱而贴心的小女儿,一个不小心就成了硬汉剧情触发器,没看到成龙都有一部英伦对决吗?那这时候就有人要问了,万一换成小男孩呢?考虑到自己和身边最近的例子工藤新一,他觉得叔父当年真是为自己操碎了心,硬汉主角一回到家看到不懂事的儿子们鬼哭狼嚎把家里搞得一片狼藉那不直接炸了?俗话说得好,七八岁的小男孩狗都嫌,而且人类幼崽这时候又处于学习能力和好奇心最强的时候,指不定看到什么好的坏的一并学了去,就像叔父教导过的“孟母三迁”,还不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吗?
也正因如此。
他没办法继续说服自己留下了。
久负大恩如大仇。
这个道理,织田作之助还是懂的。
这些年无论森鸥外是出于何种目的对自己多有优待,难道自己得到的实惠都是假的吗?当初他提出自己只做最基础工作时被断然拒绝,理由是“不能亏待师弟”,连带着几个孩子平日里见到的黑手党也大多对他们态度柔和……
显然,这不是“非要选择一个”的分歧,而是该怎么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的度量。
——但是,这真的能做到吗?
其实安吾临行前天来找过他。
时间紧迫,没有多话,唯有倒春寒的冷风直直灌进脖颈。
“将来……有什么打算吗?”
“走一步看一步吧,没有什么打算。”
安吾眺望着远处:
“活着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要是我到三十岁时还没有什么成就的话,就自己找个地方悄悄地死掉算了。”
织田作之助以为他是打趣,随口答一句:
“好歹四十岁吧。”
结果得到的是安吾很认真的语气,直勾勾盯着他:
“我是说真的,三十岁。”
“……你这话倒有点像太宰了。”
他记得莎菲尔曾经说过他们几个类似,当然,那话可能更难听点,“一丘之貉”差不多。
然而类似的是什么呢?
他好像有些忘了。
太宰和安吾闹了脾气,他根本不用猜,就已然意识到了这份冷待背后的含义。
“像什么?”
“围着火坑团团转的无头苍蝇?”
安吾只是冷笑:
“也许是以前的我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就算我三十岁时去死了,世界也只是损失了七十亿分之一的沙粒而已。七十亿比一的赔率,不值得吗?”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话他只记得大概,他从来没有认真听过那些话,他以为就跟假装自己是毛毛虫一样,只不过是自娱自乐的角色扮演游戏而已。
织田作之助还记得自己头一次听到安吾这种讲法时,就觉得惊为天人。他认识的坂口安吾是骄傲的,即使把这份骄傲掩埋在良好的礼仪底下,那份骄傲仍旧存在——就像他沉默地整理好这些年在港口黑手党这个庞然大物阴影下死去的人的资料一样,大概是因为渐渐明白过来自己其实也就是七十亿分之一的沙粒而已。
这种赌气似的、模棱两可的言语,以及模糊不清的理由。
看着就像是彻底决裂一样严重。
他却是知道的。
正是因为在乎,所以才会愤怒。
无论是太宰还是安吾,都憋着一股气呢。
这样想来他们确实是相似的。
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报,所以拒绝付出,想要坐享其成。可从一开始踏进这趟浑水就不能妄想着随波逐流,难道只是被温情泡软了心肠就眼睁睁地看着为自己的事情奔走的朋友陷入两难的境地,继续停滞不前吗?
……那么、“我”能做什么?
红发男人抬头,恍惚间好像又回到了那一年的书店门口。
少年怀着紧张无措的心情面对着令他魂牵梦萦的半卷书的作者,而那位老绅士只是笑笑,为他指明了全新的道路。
此时此刻,同样的心情。
他想再次得到答案。
“——但那是不行的。”
“正如时间无法永驻于此刻那样,依靠着别人给出选择,按照他人为你期待的路走下去——是不行的。”名为“夏目漱石”的男人像是回忆起了什么一样,竟苦笑了起来,“我知道这很难。”
“决定这一切的人,终究还会是‘你自己’。”
“好坏,善恶,成败。普世的概念和自我的理解一定会存在冲突,最终定夺的人却还是其自身。我不希望我的观念影响了你的。哪怕痛苦,哪怕犹豫,只有经历了这些得出来的答案,才会是你真正需要的。”
织田作之助差不多明白了。
夏目先生并不希望自身的某种想法去影响他的想法,而是希望他能凭借他自身的“自由意志”去做出选择。
“为什么?”他低声问道。
“你只能相信你所相信的东西。”
这位引导他走向此前从未设想过的全新道路的老先生如是解释道,曾经有一个人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概念,当一个人“知”的时候,他的“行”就已经被决定了。他人的“知”永远无法成为你的,如果强行去相信了它,那么最终会招致悲惨的结局。
“哪怕走到最后,发现此路不通,只要是你凭借自身意志做出的选择,也绝对不会后悔。”他笑着说,又补充道,“起码,不会特别后悔。”
犹豫片刻,织田作之助也笑了。
“不杀人的觉悟”和守护的决心……如果哪天得知自己会死在某处,那他也一定会在犹豫、痛苦、怀疑后接受吧?并非是因为“认命”,而是因为那是他在自己思考后,独立得出来的答案。
所以,到了那时,他也绝不会逃避自己的命运。
只有自己做出的选择才有意义。
最后的最后,在夏目漱石准备离开的时候,他还是有些紧张地说:
“……请容许我,妄称您一句‘老师’吧。”
对面的老先生像是没料到这句话一样,微笑着告诉他:
“当然可以。”
在织田作之助的身上,他看到了某种“可能性”。
就像意外找到的鹅卵石,刚好契合地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在他看来,迂回的构建也是构建,保持在构建的状态就可以。
只是希望他那不成器的弟子能想明白这点……想到这,他叹了口气。
人教人,永远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学会。
生命的宝贵在于只有一次。本来就是不带有期望的设计,如果有偏见的看待任何问题,最后得到的结果也会是同样的。急归急,爱归爱,把一切都看作为工具,用正确解决错误,那正确到最后也会成为错误。
只期望这次你自己认下的师弟能让你看清魔障罢……
……
天气正正好,樱花开得旺盛,连带着小学生春游的队伍里也增添了几分喜气。
横滨近年来磕磕绊绊地发展,借着租界的势,但凡是师资力量不错的学校都会从很早起就开始双语教育,因而偶尔在路上遇见外国游客,老师都会鼓励学生上去交流口语,也算是难得的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织田咲乐是个文静妥帖的性子,即便在春游前激动得几乎睡不着觉,真到了这时候心里仍旧挂念着要给家里带去些纪念,只是堪堪弯腰拾起地上散落的花瓣的功夫,忽的听见耳畔呼啦啦的声响,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被一股大力揽到了路边。
方才突然闯过来的汽车早已扬长而去,惊魂未定的玲奈老师清点了班里所有孩子的人数,这才有时间向这位及时出手救下孩子的先生道谢。
知道自己刚才遭遇到危险的咲乐此时也有些羞赧自己忘了离家前和父亲的约定,她看着这位身形修长,高挑瘦削,银白色中长发略微凌乱地垂落的外国先生磕磕绊绊地说了几句自己都听不下去的英语,声音愈来愈低。
谁知道这位肤色略深的男人只是笑了笑,半蹲下来拍了拍她颤抖着的肩膀,接着用流利的日语安抚小姑娘紧张的情绪,鼓励她慢慢说。
“……嗯!”咲乐破涕为笑,只觉得这位先生身上有种莫名的安心感,就好像……好像爸爸一样?
给咲乐送忘带的水壶的织田作之助赶到的时候就看见这样一幅场景——银发的外国男人正半蹲着抚摸着小女孩的脸蛋,这个距离,夺走一个幼小的生命几乎是轻而易举。
匆忙赶来给女儿提着的小背包掉在地上。
织田作之助当然知道这是谁。
无论是安吾还是太宰,甚至是森鸥外都有意无意跟他提起过这个人。
安德烈纪德。
Mimic首领。
那个人似乎是预感到了他的到来,竟然回头对他微笑示意,兴奋的咲乐发现了马路对面的父亲,朝着他开心地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