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句子小说网 > 快穿之伪装女神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彻今年三十五岁,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大权在握,四海臣服,富甲天下,按理说人间至乐莫过于此,可每到夜深人静时,对人生苦短的惆怅,对长生不死的渴望,却如虫豸一般咬噬着他的心房。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纵有富贵荣华,亦不过过眼云烟。如能求得飞升灵药,与日月星辰长存,才算不枉此生。

他也由此发出感慨:“嗟乎!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为了成仙,漫说是权势名位,就算是妻儿,他也即刻能舍。

要是世上真有无情道,孝武皇帝绝对是修炼的好苗子。而这种对寻仙访道的痴迷,近日更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他的母亲,太后王娡病了。

挽波也很诧异,她还没出手呢,怎么人就倒下了,一翻史书才知道,原来她的寿数本就是在明年终结。

锦帐之中,王娡眼窝深陷,纵使睡着也眉头紧皱,皇后卫子夫侍奉在侧。刘彻看着形容枯槁的母亲,一股悲凉凄楚之感油然而生。他和卫子夫来到厅内,召见太医。

面对皇帝询问,太医吞吞吐吐,最后只得扑通一声跪下:“皇上恕罪,请恕微臣无能,为今只能以汤药,为太后减缓苦楚……”

刘彻一听此话,便已明白,母亲的时日不多了。一时间,往日的回忆全都涌上心头。幼年时抱着他抚慰的母亲,少年时为他筹谋的母亲,青年时殷殷劝诫他的母亲,一幕幕母子情深的画面,在眼前如走马灯似闪过。刘彻深吸一口气,只觉鼻腔酸楚,半晌方摆摆手。太医如蒙大赦,连忙退下。

卫子夫也是在此时握住了丈夫的手。时隔二十余年,卫子夫依旧温婉端庄,却不复当年的青春艳丽,这也导致她宠爱日衰,可因为她立身持正,管理有方,刘彻对她的信任不减反增。在刘彻看来,虽身边美人无数,可到了这样的时刻,也只有皇后才能真正站在他身侧。

卫子夫温言劝慰道:“陛下切勿过度忧虑,若是伤及自身,岂非叫母后更加难过,不如再发榜文,广寻名医,为母后诊治。”

刘彻怒道:“可先前找来的不过一群庸医,半点能为都无!”

卫子夫依然镇定:“妾听说,民间有一位至游仙人,悬壶济世,号称活神仙,如能找到他来,必能解母后之厄。”

刘彻眼前一亮,他早就听闻金至游之名,四处派人去寻找,却是一无所获,由希望到失望,最后转至绝望。此刻皇后又提起这个人,倒是点醒了他。

他道:“对,朕再加派人手去,不论如何都要找到他!”

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金至游的消息来得却是那般迅速。刘彻两眼发直,看着六百里加急送回的军报:“……匈奴为祸多年,实乃妖魔獦狚作祟。神女瀛主率三仙下界降魔……大将军卫青现已元神出窍,追捕妖魔……”

刘彻只觉这上头每一个字他都认识,但连起来,怎么读都读不明白呢!而李广等人显然也知刘彻的脾性,早就派了前军从事中郎赶回报信。

刘彻高声道:“快传他上殿!”

月上中天,清辉万里。宣事殿内仍无一人出来。殿外的黄门们面面相觑,不敢作声。陛下接了六百里加急而返的军报后,就急召李广麾下的从事中郎入内。这一召见,就足足说到了这会儿。

众人猜想,必是在议漠北战事,这究竟是胜了还是败了?若是胜了,又何必在里间说这么久;可要是败了,看那个从事中郎的脸色也不像呐。难道是,惨胜?虽然荡平匈奴,可也损失了大将,莫不是李老将军……

大家正胡思乱想之际,就听殿内陛下召唤,忙鱼贯而入,只见陛下立于阶上,双目亮得瘆人:“速召商弘羊!”

商弘羊少时就以精于心算,名满洛阳,也是因此被征召入宫,在刘彻身边做伴读、任侍中。多年君臣相处,刘彻对他信任有加,命他参与盐铁官营要务。这次漠北之战的军费筹集,商弘羊也是出了大力的。

到了这个点,商弘羊早就在屋里睡了,忽然听到砰砰的砸门声,正想骂人,结果冷不妨听见天使至。这下把他惊得三魂都丢了七魄,心惊胆战地入宫来,结果看到陛下喜不自胜对他道:“真神降世,为表敬意,朕有心筑迎仙宫,欲将重任托付爱卿,为期三月,建造宫苑!”

商弘羊怔怔地看着刘彻,他甚至紧急闭了下眼,希望是幻觉。可惜,一切都是真的……

自天子开始寻仙访道,被方士骗的次数,十个手指头都数不清。什么赐金、出海、炼丹、祝祷,都是寻常事,但是这么大的手笔,还是第一次。三个月,建造一座宫苑?你怎么不干脆上天呢!

商弘羊心中腹诽,嘴上却不敢明言,只得旁敲侧击:“不知哪位尊神?乃是何人引荐?”

刘彻朗声道:“是瀛主下界,助我大汉,击溃匈奴!”

商弘羊:“……???”

有神降临的大事,自当要昭告天下。很快,整个长安就传得风风雨雨。不过,没几个人相信有真仙下凡,而是普遍觉得,陛下又被骗了……毕竟,长安与边塞远隔千里,通讯手段又极不便捷,那边闹得动静再大,这里也是一无所知。

骨鲠之臣如汲黯等人,闻言皆叹,再三进言劝谏。而一些谄媚之徒,则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譬如李少君。

刘彻因好神仙志怪事,向天下广征方士。李少君闻讯而来,如蝇逐臭。他没有直接自荐,而是曲线救国。

他来到当朝的宰相,王太后的异父兄弟田蚡的府上,先是和九十多岁的老人谈论与其祖父一起游玩的往事,又辨认出田蚡府上春秋时期的器物。通过撒下这两个弥天大谎,李少君立稳了自己的神仙人设,成功被田蚡举荐给天子。

刘彻对他颇为信重,赐他百金,让他炼不死灵丹。这要能炼出来就有鬼了,李少君打算效仿前辈徐福,捞够了钱就跑路。他一面敛财,一面让刘彻资助他出海寻蓬莱。只是,近年刘彻欲北伐,给他的钱不多,他这才耽搁至今,想等北伐后再捞一笔大的就走,岂料居然被人截胡了!到底是什么人,居然比他还能骗?!

刘彻在和前军从事中郎恳谈一夜后,第二天还真召见了李少君,问他是否听过瀛主的仙号。

李少君没敢说太死,只是道:“世上仙神众多,许是臣孤陋寡闻。”

依照刘彻往日对他的信重,理应对这个瀛主心存怀疑才是。岂料,刘彻居然面露失望之色,对他也比往日冷淡得多。

李少君:“!!!”怎么着,这个什么鬼瀛主,连面都没露,就把你哄成这样了?

李少君思来想去,打算先联络其他方士抱团,再去找他背后的靠山田蚡。田蚡相貌丑陋,巧于文辞,微贱时能拉下脸阿谀逢迎,得势后极尽骄奢之事。他能坐上这个丞相之位,全凭与王太后的裙带关系。

刘彻年少时就不喜这个舅舅,长大后因他办的许多糊涂事,更对他心生厌恶,但碍于母亲的面子,对他一忍再忍。

田蚡也心知肚明,姐姐王太后在时,他们一家的富贵自是不必担忧,可是眼看王太后老迈多病,他当然得为全家的未来打算,好好讨好自己的外甥。他为刘彻引荐方士,一来是为缓和甥舅之间的关系,二来有自己人在天子近前,到底要方便些。

让田蚡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他把方士当工具人,方士又何尝不是把他当枪使呢?

起初,他对李少君的话不屑一顾:“你未免太危言耸听了。只是修筑宫殿而已,陛下不也为你在甘泉宫中筑高台吗?就算陛下弃你而选那什么瀛主,难道他还能因此不认舅舅?”

李少君早就知道,这老东西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早已备好了一番说辞:“您说得是,您是天子的亲舅舅,是当朝的宰相、武安侯,莫说是一两个方士,就是再来十个、二十个,也动摇不了您的位置。可关键不在那个名叫瀛主的方士,而在她背后的人。别忘了,她是卫大将军举荐的!恕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您的姐姐是太后,可人家的姐姐也是皇后!”

田蚡面色一僵:“你的意思是,这个人是卫青有意找来的?”

李少君道:“不然呢,您还真信什么天神下凡,天佑大汉?”

这的确太离谱了,田蚡奇道:“可他素来厌恶方士……”

李少君道:“过去厌恶,那是因为无利可图,如今有利可谋了,当然得变一副面孔。”

田蚡显然被说动了,他的声音拔高:“他都已经封侯,做大将军了,他还想要什么!”

李少君道:“当今初登基时,田家也是一门两侯,您甘心了吗?”

这一句话如针一样刺进田蚡的心中。他当然不甘心,所以他才费尽周折,把当时窦太皇太后的侄子窦婴拉了下去,自己爬上了这宰相之位。

李少君幽幽一叹:“欲壑难填啊。卫大将军这次大败匈奴,战功赫赫,可他还不甘心,非造出所谓神仙下凡的故事来,若说他毫无所图,谁信?您信吗?”

田蚡面色铁青,沉默不语。

李少君这时便知,大事将成,他不慌不忙道:“武将一脉皆归卫氏所属,您觉得他还能图什么?”

当然是图文臣的势力了,田蚡肥厚的手掌重重拍在案上:“竖子尔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