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句子小说网 > 山河星月是贺礼 >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子这顿饭吃得有多顶胃不知道,反正林相是吃开心了。本来年纪大了,饮食经常不振,这些日子躺在家里只喝点粥。今日是萧七皇子回宫的大事,林老丞相挣扎着起身拖着年老体迈的病体来也来赴宴。随着太子在交锋时的节节败退,他的食欲是渐渐打开了,看着一盘红烧五花还特别想尝一口。太子还是那么不中用啊,从小就优柔寡断现在更是扶不上墙的阿斗。还拒绝他的善意示好?呵呵,老夫现在就跟你撕破脸了,老夫非常看好七皇子啊。看看那坐姿笔挺,说话有度的又沉稳的样子,瞧瞧,多好!

尤其是一些人来与萧琰打招呼,萧琰居然能准确地说出他官职,名字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对于一些刚进官场的年轻人,萧琰还能说出那人科考时所作的文章,并且就文章中鲜明的论点与之展开讨论。

这些有心之举着实收获了一大波好感。太子哪怕是坐在中央,他得的关怀与重视都不及角落的萧琰。

太子的脸色别提有多难看。

太子一派寝食难安。

以林相为主的太子对立派,胃口大开,笑容不断。

徐宗泽纵观全局,轻咳一声让大家收敛收敛。尤其是武将那些人,他们一直受太子打压不重视,现在有了机会一吐抑郁,差点把嘲讽开大到太子脸上。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你看看你,太子位坐那么久了,有几个人说您快点当皇帝吧,大家需要您,国家需要您?大家都在拖,都在等,都不认同你,你不知道昂?

太子胡乱塞一口菜,打死卖辣椒的了吗?辣的咳嗽不止鼻涕眼泪流出来粘在下巴的两缕胡子上更加没了形象。人们忍不住看看那清冷俊秀的七皇子。

平时看太子还像样子啊,这一对比.......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会气死。

太子在一些人的脸上看到了这句话,肺差一点咳出来,招来内侍。不长眼的东西快快扶我回去!

一般对峙的双方如果一方吃瘪那另一方一定高兴。

就如现在。

太子走后,太子党派系的人也都各自找了理由退场。

赵爱卿是第一个坐不住的,借口家中有事,打着哈哈撤了。然后是一些不起眼的人,本来就坐在不起眼的位置,走就走吧。

这其中最纠结的是万尚书,万大人。

他恶狠狠地瞪着举杯畅饮的高萧启,挥挥衣袖跟着太子离去。

他们明明可以站到一条阵营的,现在好了,愚蠢的人非要把盟友往敌人的队伍推。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哪怕太子再是扶不上墙的泥,他也得扶!

高萧启假装看不见。

徐宗泽看了眼萧琰,又与谢玉对视一眼,咋回事?

谢玉摇摆头,他也不知道。

谢玉看了看高萧启,这厮眼神故意闪躲,都不看他们,一定有鬼!又和万家起矛盾了?谢玉放下筷子端起一杯清茶,脑子开始极速运转,不多时他示意萧琰身后的一个护卫过来,在他耳边轻声嘱咐了几句。

四蹄子眼一亮,来活了,来大活了! 萧琰点头让他下去时,那脚步倒腾的快如牛踩了风火轮。

酒足饭饱大家的意思他明白了,徐宗泽想带人撤时这些人仿佛还没尽兴,就是不放人。

高萧启乐意这热闹无所谓。谢玉却想回去了,习惯安静的人稍微在闹腾的地方多呆一会儿就头疼。

正当他为此困扰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找借口回去时,一个内侍面带喜意地走来,那夸张的欢喜声音还在门口就穿入了所有人的耳膜,“谢大人?谢大人可在?”

满朝文武巧不巧的还就谢玉一人姓谢。

谢玉起身客气道,“下官在。”

内侍迎着众人好奇的眼光来到谢玉面前,未语先笑,“恭喜谢大人,贺喜谢大人。”

徐宗泽和高萧启放下手中筷一脸懵,这人不是后宫太后那边的人吗?来这恭喜谢安之什么?高知书在女眷那边讨太后欢喜,有赏赐给安之了?

谢玉连忙回礼,“劳公公跑一趟,公公请说。”

这公公也是吊人胃口的一把好手,只见他做出扭捏害羞状,手中拂尘愣是甩出了妖娆的曲线,只听他尖细的声音说,“这本不该老奴来说,你说说你才是最亲密的人不是。”

???说点啥。

众人一头雾水。

高萧启受不了他墨迹,啪一声把酒杯撂桌子上,“快点说。”

公公不敢得罪这混世魔王,语速明显加快还直点中心,“恭喜谢大人,您夫人有喜了。”

谢玉一怔,怀胎了?他们成婚很久了,知书肚子一直没动静,她为些焦虑很久,连母亲也有事没事暗示两句。他一直都说是他的问题是他身体不好。知书和他当然期望这孩子,一直一直没有也不是他们可控制的。这孩子就这么突如其来的来了。确实大喜! 谢玉连忙摸兜,把整个荷包都递给了报喜的公公。徐宗泽也高兴,在谢玉打赏完他也赏了五两银子。高萧启更是豪放,直接扔出一锭金色子。这公公笑的满脸褶子,喜啊大喜,今天发达了!

谢玉这下也不愁找退席的理由了,徐宗泽高萧启领着萧琰一水的全走了。主角走了,这场宴席才稀稀拉拉地撤了。

高知书在许泠的搀扶下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皇宫,在大门处迎来了等候多时的夫君,夫妻两人无语泪先流。

“先回哪?报喜的人估计已经去了长公主府。” 许泠问她。

“回去看看娘。”

谢玉小心翼翼地扶着高知书上马,回头问高萧启,“你要不要回去?”

“我刚去,今天不去了!哎等等,我得去,我娘库里有少少宝贝,我去给我大外甥翻翻去。”

徐宗泽和许泠把他们送去过,马车行驶的速度比步行快不了多少就怕颠到高知书。

长公主听说泽哥儿也来了,一边嗔怪高萧启不懂得礼貌,一边让人去请徐宗泽和许泠进来。

徐宗泽本来也没走,不过是不敢随意进公主府。长公主地位高,外人不打招呼自来的行为也很冒失。

长公主看着这些活力满满的后辈脸上也多了些笑容。尤其是看到女儿的样子后,对谢玉也更加满意了。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不能听她嘴说而是要看她的容颜。容颜舒展,眉眼含笑皮肤光滑如少女,这人一定过得不错。

二女儿知书嫁人前经常把自已关屋子里,看书也好做女红也好,脸上总有些淡淡的落漠与疏离。现在那层落漠早已寻不到踪迹,如被抹去表面灰土浮土的玉石,已不自觉地散发她温润的平和的光。过得很好,这门亲说得很好。

又看了看徐家小子,和姓许的姑娘。许姑娘有她年轻时无谓的样子,开朗洒脱,想笑就笑,还敢当着她的面跟儿子抖嘴。泽哥儿是不敢说她,又怕惹自已不开心,看那一副想解释又忍不住被逗乐的无奈样子,长公主坐在中央心情大好,果然跟年轻人呆在一起感觉自已都年轻鲜活了。

惟有自已儿子孤零零地坐那,倒是乖巧地等大家说完话才咋呼起来,嚷着要开库房,要给外甥寻宝贝。长公主乐得不行,爽快地拿出钥匙,“你们去吧。”

“娘,您不跟我们去?”

“不去了,我去躺躺。”

高萧启踹着钥匙嘿嘿笑,“您不盯着我们拿啥?要是我不小心拿到您心头宝,或是多顺了几件,您不能要回去吧。” 高萧启先打预防针。

这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连一边侍候的丫鬟也捂嘴笑,只有小王爷赶这么大跟长公主说话了,长公主叹了口气用食指往门外一指,“去搬吧,随你。”

快点滚蛋就成。

年纪越大越发看得开,那一库的东西早晚都是儿孙的不是,何不凑个趣大家都开心。

高萧启如入宝库的强盗指指那些上好的锦缎布匹,“来人,每样搬两匹给我外甥做衣服,棉的做介子。”

高知书赶紧拦,这是淞江棉啊当尿介子?

拦也拦不住,谁说也不好使。

“这砚台不错,虽然我外甥未还不会写字,但你爹先用着吧,哟这是一套的?二姐要哪个?”高萧启回头问高知书。

高知书接过来又快速放下,带龙纹的啊。“都不要。”

高萧启不高兴了,“又不是给你的,我二姐夫,咦二姐夫呢?”

“在外面。”

高萧启又迈大步走到库门口冲谢玉大喊,“咋不进来啊,给你儿子挑东西呢!这爹真不负责任!快进来那砚台我不懂,你看看要哪个?”

谢玉推辞,“刚搬出的布匹就挺好,孩子小跟本不会写字啊。那布料也太多了,够多了启子。”

高萧启直接上手拽,把谢玉拉进来,指着架子上的几方砚台问,哪个好?

谢玉摸冷汗,乖乖,绝世珍品啊! “不需要,现在不要,咱街道口出去就能买。”

高萧启最怕人墨迹,直接命令一旁的小厮“把这个,这个还有那笔,都拿出去。”

谢玉一个箭步拦在那小厮前,口舌都结巴了,“可不敢,不敢。不能要!”

高萧启瞪他,满脸不悦,“我给我外甥的!”

“启哥儿,太贵了。”谢玉还想再劝,高知书知道自已弟弟的脾气,她又对这些略懂,连忙指了一个不那么罕见的,“这个好,拿这个吧。”

高萧启这才高兴。

往里走那些大件的紫檀家具,红木屏风就那么随意的堆放在角落。金银玉器少不了,高萧启还惦记着给外甥拿些玩具,那些玉石雕刻的蟋蟀,蝴蝶活灵活现的他看着可爱,“这个,这个,还有那个鲤鱼!” 鲤鱼嘴里含着一颗极其名贵的东珠。

高知书身上也冒汗了,“弟,你是不是想省事?”

“我省啥事?”

“你全从娘这拿了,你那小私库可不就省了。你这是借别人花讨好你外甥?”

“这话说得!回头我就带你去,你看中啥拿啥。”

“成!那咱先回去,容我想想还缺啥,我去你库里搬?

那行吧。高萧启一副没逛够的样子。

高知书和谢玉暗自松了口气,就后面拿的那些把玩玉器价格也值千金了,可不敢再呆了。

高知书心神一放松,嘴上就秃噜出一句让她挺后悔的话,“你咋知道就是外甥了,外甥女就不行?”

高萧启脚步一顿,大掌拍了拍自已脑门,“没细想这茬,糊涂了糊涂了!”说着就往回走。

高知书看得莫名其妙。

不多时高萧启搬着一个木箱子走回来了,那箱子一看就不轻,平时那么大劲的人居然被压得还喘上了。谢玉想去接一下搭把手,高萧启哼哧哈哧得说,“别,不用,你搬不动,来福过来给爷把这箱金疙瘩抬马车上去。”

一箱金子?

高知书脚下一软,第一反应是怕娘说她。

千万别误会她是贪财,不知足.....

高知书惶恐,“弟,弟.......”

“外甥女也好啊,女娃我可不知道拿啥,你自已去买吧。”

高知书眼一黑,想把那箱子搬回去,一个箱子角都挪不动。

长公主那边自已有老嬷嬷来汇报,说到搬了箱金条走时,长公主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憨憨哟!”

老嬷嬷知道长公主根本不在意这些东西,找着她爱听的话说,“小王爷平时看着大大咧咧,其实心多细啊。谁对他好,他就百倍千倍的回报了,公主您生了个知恩图报,心地善良的好孩子。您那么疼他,他心里指不定多爱您呢。”

长公主听着这些话,想着那憨憨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孩子们最好的成长状态就是懂做人的道理,有颗感恩的心,就算差他也差不到哪里的。

长公主叹息一声,别人都说他儿子是混世魔王,可在她这里却是独一无二的珍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