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凡接到了几个兼职空缺,包括有学校附近的调酒师学徒、餐饮服务员,还有距离比较远的补习机构助教。他将所有空缺都发给单梓曦看,让她选自己适合的。
单梓曦不太愿意做服务员、派传单、电话销售之类的工作,因为这些早在以前寒暑假的时候接触过了。如今她比从前多了更多的知识和选择性,希望可以尝试更多不一样的工作种类。
起初单梓曦是很想去尝试调酒师学徒的,貌似很有趣,而且就在学校附近,但是工作时间要到凌晨一两点,太晚了会扰乱她的正常作息,于是果断放弃了。
补习机构叫做“成美教育”刚开办不久,正缺小学、初中的语数英的助教,主要是辅助主讲老师上课以及做学生答疑和作业练习批改的。单梓曦查了一下,虽然距离比较远,但有直达公交,大约四十多分钟能到,这是她能接受的通勤时间。周末两天的时间也很充裕,正好可以填补掉空闲的时间。于是她周五晚上便去参加了面试。面试很顺利,周末就可以直接去上班了。
有了何宇凡带着去的托管辅导经验,单梓曦在成美教育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在辅导环节,她给很多学生答疑解惑的题目都能让学生完全理解而且能够举一反三,有时候主讲老师讲得比较笼统的地方,单梓曦都能用浅显的话语重新教给班里跟不上的同学。
学生喜欢漂亮的老师,加上单梓曦温柔有耐心,将知识点都讲得很透彻,而且每次课程结束都会和接学生的家长作简单的沟通,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学生们都很喜欢她,家长也对她非常放心。
没过多久,单梓曦被机构负责人提成了主讲老师,主要带小学初中的语文和英语班。很多学生家长都想进她负责的班级里学习,所以排了很多节课,整个周末都被占满了。
在工作中能够发挥更大价值,让她感到自豪,充实的时间也让她感觉很有安全感。
有一次,另外一个主讲老师所带班级的几位家长跑到前台投诉,说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学习没有效果,火气非常大。
“在这里学习有什么用啊?回到家问他学到了什么,他支支吾吾一句答不上”
“对啊对啊,我家孩子考试还是那样的分数,根本没有进步”
“我家孩子也是,都一个月了还是那几十分”
……
几个家长你一言我一语的,机构负责人哪里碰到过这样的场面,加上还有别的班级家长在旁边看着,要是处理不好,可能还有更多的家长被影响,从而丢失了客源。
被投诉的主讲老师单梓曦有接触过,叫陈小雨,教小学语文,是一个比较内敛的女孩子,平常教育孩子很用心,但几乎不和家长沟通。陈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循序渐进,前期都在打基础,前面学扎实了,后期能学的很快。但是目前只带了一个月,还在带着学生打基础呢,应试很难看见成效。
碰巧下课装水喝的单梓曦听到几位家长的投诉,抬头看见机构负责人站在前台手足无措,站在角落的陈小雨不敢出去。单梓曦走到前台:“各位家长好,我是负责语文的辅导老师,有什么问题可以坐下和我说说,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说罢就作出“请”的手势,将家长们带去休息区坐下。
家长们都认识单梓曦,之前想让孩子进她的班级,但已经排满了进不去。她的教育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很得尊重,而且她此刻的气场非常强大,家长们都收了收气焰跟着单梓曦去到休息区坐下。有些家长也坐到了附近围观。
机构负责人松了一口气,向单梓曦投去了感激的目光,之后又是一阵紧张:“不知道她能不能处理好。”
单梓曦坐下后先开口:“各位家长的孩子是在陈老师的班级补习的吗?”
“对啊,根本就没有效果,都不知道在那补习是干什么的。”一位家长率先回答道,其他几位家长附和。
单梓曦先安抚道:“很能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大家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教育上是非常上心的。补习了但是孩子的成绩还是没有什么提高,自然会担心。”
家长们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火气,感觉到被理解和共情,心情平静了不少。
单梓曦开始对刚才的投诉一一作出回应:“首先呢,语文的学习确实不是一个见效很快的学科。有时候孩子这个字终于记住了,另一句古诗可能没背熟;这一个文章理解了,另一个古文的意思可能没记明白。
你们看到的考试成绩,是两个不同学习单元的阶段考,字词、古诗、文章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咱们老师带着他们查漏补缺上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带他们弄清楚了全部内容,下一个单元的考试就来了。暂时没看出效果太正常了。”
家长们一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儿,点了点头。
单梓曦:“我有了解过陈老师,她的教育方法是循序渐进的,前期会带着同学打基础,将最基本的拼音、字词、古诗词都学牢固了,才会去古文、文章理解等等更能提分的板块。前期的学习分数上体现不出来,但是到了后期基础都打扎实了,是会学得更加顺利高效的。”
陈小雨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和单梓曦简单交流过几次,单梓曦就了解了她的教学模式,并且还能替她说话。惊喜、感动。
单梓曦:“我刚刚听到有家长说补习完问孩子学到了什么,孩子支支吾吾一句答不上。其实我们都是这样。当我们下班回到家的时候,被人问道‘班上的怎么样,做了些什么’的时候,我们其实也一时之间回答不上来,因为有太多细小的点,不知道要怎么说。所以这样的问法有的孩子其实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还记得咱们每次课程都会发一份课程大纲在家长群里吗?其实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比如今天的课程大纲是几个汉字、成语还有古诗词学习。那么补习结束了,咱们就可以按照这个大纲问问孩子‘某某某成语的意思是什么呀?某个汉字是什么偏旁呀?这个古诗的作者叫什么名字呀?某一句古诗是什么意思呀?’等等,这样的问法不仅可以让孩子清晰地知道要回答哪些点,而且还能检验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一举两得。”
家长们听完频频点头:“说的很有道理啊,有时候别人问我今天干了什么,我也是一时之间回答不上。”
“这种方法确实是好。”
“对啊,而且有时候也不知道和孩子说些什么,这样刚好也有个话题可以说说。”
“真好真好”
……
看到家长们已经没有任何消极情绪,都认同她的说法,单梓曦继续说道:“其实啊,补习只是一个加餐,在学校里的学习才是主食。要是孩子在学校什么也不学,凭着补习机构周末的几节课就想考到年级第一,这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咱们最先关注的不应该是目前的成绩,而是是先端正好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子在学校就能够学得进去,认真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去学。一些没跟上的、没理解透的还有能够提升的部分利用咱们补习班去做些补充。这样才是更加合理的。”
家长们非常信服:“的确是这样。”
“单老师确实说到点上了。”
“很有道理。太感谢单老师了。”
“感谢感谢!”
……
其他围观的家长也很认可单梓曦的说法,同时还觉得自己上了一节“教育课”,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单梓曦看事情已经解决了,便起身准备离开:“时间不早了,大家还有孩子们可能都饿了,快带孩子们回家吃饭吧。以后有什么问题咱们再一起沟通交流。”
家长们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就陆续接上孩子回家了。
机构负责人和陈小雨对单梓曦已经不止是感激了,是满满的敬佩。他们走到单梓曦的身旁异口同声:“还好有你。”
单梓曦礼貌地笑了笑,挥挥手,准备回学校吃饭。陈小雨跟了上去,她也是庆辉大学的学生,是经济管理系的。单梓曦意识到她想一起走,便等她一起并肩走。
陈小雨除了和小朋友接触,几乎不会主动和人交往,和同龄人以及长辈相处会让她紧张,但是走在单梓曦旁边却感觉很放松。
单梓曦率先开口:“好饿呀,你一般去哪个饭堂吃饭呀?”
陈老师自然而然地搭话:“我宿舍在北区那边,一般就去第四食堂。你呢?”
“我一般是西区那边,有时候不知道吃什么,就在宿舍楼下的面馆点碗云吞面,很好,你吃过吗?”
“有啊有啊,确实很不错!”
……
两人先是闲聊着,后面聊到补习班的事情,陈小雨想单梓曦给她一些建议,单梓曦很真诚地说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你可以尝试和家长进行适当的沟通,家长通过和老师的沟通能感受到老师真的对他们的孩子上心了,而且你和家长简单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会让他们安心一些。”
陈小雨点点头 ,将单梓曦的建议听了进去,下周尝试突破一下自己,主动和家长们沟通。
到了学校,陈小雨和单梓曦一起去了西区面馆吃晚餐。吃饱后各自回宿舍。单梓曦和陈小雨分开之后才将手机拿出来。在吃晚餐的时候她收到机构负责人的消息,说想要将陈小雨开除,问问单梓曦是什么看法。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复,她也不想让陈小雨知道后伤心,所以就关掉手机屏幕暂时没回复。
单梓曦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思考了一阵子,在机构负责人的对话框上回复道:“陈小雨的教育方法其实是不错的,只是在家长交流这一块有些欠缺,不如再给她一些时间,看看下周她有没有改善,再做决定?”
自从单梓曦解决了家长投诉的这件事情,机构负责人就对她非常信服,什么决定都先问一问。看到单梓曦的回复,她没有一丝质疑:“好”。
下周的陈小雨果然突破了自己,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们也非常满意。机构负责人更是强化了对单梓曦的信服:“听单梓曦的就对了。”
……
冯墨霖按部就班地在餐饮部上班。自从朱秋月出院回到家住之后,就时不时劝冯墨霖去冯松的工厂做事。
陆念那个孩子冯明轩早被养废了,初中时就搞大了一个女混混的肚子不负责,女混混上门闹得人尽皆知。是陆念出面带着女混混去堕胎并且给了30万补偿才勉强摆平了这件事。上个月他图刺激和朋友喝完酒就去砸路边的车,被抓去少管所教育,冯松又赔了一大笔钱。
冯松已经对冯明轩再不报任何希望,如今冯墨霖已经长大成人,虽读书读不成什么,但是品行各方面都是被教育得很好的,他自然是想冯墨霖来帮他分担,管理冯家所剩不多的家业。朱秋月也认为该是时候让冯墨霖拿回属于她们的财产了。
冯墨霖禁不住朱秋月的唠叨,而且也想念工厂里的叔叔阿姨了,便在休息的时候去了冯松的工厂。
工厂里大都是工厂里的老员工,看着冯墨霖从小长大,他们都很喜欢这个大胖小子,看见就觉得有福气。以前朱秋月每次休息日都会让冯墨霖去工厂转一转,和工厂里的员工打打招呼聊聊天。
员工们都认朱秋月和冯墨霖,根本没将陆念和冯明轩当一回事儿,背地里都叫陆念“三姐”、冯明轩“小杂种”。
自从朱秋月生病之后,冯墨霖就没有再去了。
但员工们都记得冯墨霖,一见面还是亲切地叫他“小少爷”。
冯墨霖和老员工们聊了聊,关心了一下近况,没多久冯松得知他来便喊他去办公室了。
冯松没有太多客套话,将工厂的现状简单介绍了一下,又开始带冯墨霖熟悉他的工作内容。冯墨霖没有拒绝,本着“闲着也是闲着,学多点东西也好”的心态安静地听着。冯松见冯墨霖没有拒绝,内心窃喜,越讲越起劲。
快到晚上,冯松还想拉上冯墨霖去参加谈生意的饭局,想着带他学习一下如何给工厂拉业务。冯墨霖拒绝,说要买菜回家做饭了。
冯松恨铁不成钢的教育道:“做这些有什么用?男人最重要的就是投入事业,要有钱。有钱了娶个老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通通有人给你做了。你得有钱才能有个好家庭,生活才能过得好。”
“你这么投入事业,生活过得好吗?”冯墨霖平静地回问。
“你……”冯松被怼的恼羞成怒,想回怼几句,但意识到闹翻了冯墨霖肯定就不愿意再来帮他了,于是硬生生吞下了这口气。
冯墨霖转身就走了。
他知道朱秋月想让他去工厂的目的,同时他自己也不想财产落入破坏他家庭的人的手里,所以还是会空出时间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