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句子小说网 > 余家湾 > 第7章 1-6、波折的订婚宴(下)

第7章 1-6、波折的订婚宴(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看着小蕾的眼睛,依然纯澈,泪水不停从眼角渗出,在脸上划过两道淡淡的痕。

我连忙用袖子替小蕾擦干脸上的泪,“外面冷,别把脸冻坏了,你等我一下。”

小蕾点点头,我走到车旁,示意父亲摇下车窗。

“八万八,又不是八十八万。”我有些不解的看着父亲。

父亲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母亲,“芬儿,你说。”

母亲招手示意我过去,我又跑到副驾车窗边。

母亲看了看我,压低声音说道:“这不是多少钱的事儿,她们家人今天一天都在试探咱家的底线,这点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更迷惑了,“八万八怎么就试探到咱家的底线了?”

母亲白了我一眼,又小声说道:“从大早上的瞒着小蕾跟咱说让咱们过来,到了后来要从六万六涨到八万八,这不就是在一步一步的逼咱们让步吗?”

我转头看着父亲,他认可的点点头。

母亲继续说道:“今天咱要是一早说给三万八,她们家就要四万八,咱要是说四万八,那她们家就得要六万八,这是钱的事儿吗,这就是要证明咱们家人好拿捏!”

我摇摇头,“最多也就是小蕾妈虚荣,要在彩礼上压她姑姑家一头,哪有你们想的那么复杂!”

母亲恨铁不成钢的看了我一眼,“就小蕾这个妈,以后要是真结了婚,有你们好受的,首先,她短视,她们家小蕾嫁过来,那以后咱家存款、你爸的超市,那不都是你们俩的吗,还纠结这一万两万的,其次,毫无礼节,咱大老远的过来一趟,要走了,连家门都不出来一下,那买卖不成仁义在呢,她摆这大谱给谁看呢?最后就是诚信的问题,今儿早上的事你也知道,我不细说了。”

母亲说的这些都是事实,我是认同的,可是我是和小蕾过日子,又不是和她妈过日子。

小蕾在门口看我们说了许久,转身进了屋。

我担心她生气了,进去之后便不再出来,忙想追进去,却被母亲一把抓住胳膊,摇头示意我不要过去。

可是很快,小蕾出来了,拿了一件羽绒服和一个行李箱。

小蕾母亲在后面急匆匆的追出来,问道:“小蕾,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小蕾没有回答,而是朝我说道:“付彬,帮我把行李箱放后备箱。”说着便走到车门跟前,拉开后门坐了进去。

小蕾母亲愣住了,好半天没缓过神。

母亲放开我的手,让我过去劝劝。

我不知道该怎么劝,准确的来说,我压根不想劝,小蕾跟我们走,那不正是我想要的吗?

可是理智告诉我不能这么做,小蕾是在跟她的母亲赌气,我不能跟着一起起哄,现在要是把关系闹僵了,以后还怎么来往?

我赶紧跑过去,安慰小蕾的母亲:“阿姨,别生气,小蕾就是想去城里转转,从北京回来还没给小蕾买新衣服呢,我的错我的错。”

小蕾的母亲手扶着行李箱,一句话也不说,看起来又生气又无奈。

我打开车门,小蕾坐在后座上,扭着头不往我们这边看。

我走过去伸手拉着小蕾的胳膊,小蕾从车里走出来,噘着嘴不说话。

我紧紧抱住小蕾,又拍了拍她的后背,小声的说道:“没事宝宝,都是误会,我和你妈妈都永远爱你的。”

小蕾母亲站在后面,有些嗔怒的说道:“小蕾,你这是干什么呀,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小蕾挣开我的怀抱,往前走了一步,站到她母亲面前,一字一字的说道:“六万六!”

小蕾母亲撇着嘴不说话。

隔壁邻居大叔端着碗又出现在了大门口,朝小蕾母亲喊道:“咋,吵起来了?”

这时,姑姑姑父和表姐也走了出来,院子里人忽然多了起来,都看着小蕾和她母亲。

小蕾母亲尴尬的笑笑,回道:“哪有,这不快过年了嘛,徐彬带小蕾去城里买衣服去。”

那大叔端着碗“昂”了一声,没有走开的意思,还想看戏。

我母亲见状也推开车门走了下来。

“六万六,您要是觉得行,就去拿户口本吧,我和付彬去县里领证。”小蕾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是我第一次见小蕾和她母亲顶嘴,我的记忆里,她一直都顺着母亲,她觉得母亲一个人在村里不容易。

小蕾母亲浑身发抖,颤着嘴,压低声音说道:“你别没大没小的!”

“户口本。”小蕾又重复了一遍,她的眼角又流出了两行泪。

母亲赶忙走过来,抚着小蕾的肩膀,对小蕾母亲说:“就八万八,咱小蕾就算是八十八万八也是值得的!”

姑姑也扶着小蕾母亲安慰着:“好啦,他舅妈,八万八在咱村也是数一数二的了,付彬是个好孩子,对小蕾也好,只要两个孩子好咱不就行了嘛!”

表姐也附和道:“是呀,我们屋后住的小燕,自己找了个对象,那彩礼一分钱不收,人两口子不也照样过得好好的,结婚还是得看人,人不好给你多少钱都没用!”

见小蕾母亲脸色稍有缓和,姑姑又催促道:“赶紧进去取户口本吧,孩子回来一趟不容易,再过一两天人家民政局放假了,就得等明年了!”

邻居大叔在外面开玩笑道:“八万八是大户人家的规模了,小蕾他妈,你可别掉钱眼儿里了!”

小蕾母亲叹了口气,缓缓走进了屋里。

很快,便拿着户口本出来了,递给小蕾:“用完就赶紧给我拿回来,我改天找大仙儿算个好日子,你们回来把婚礼一办。”

小蕾接过户口本,又有些愧疚的抱了抱她的母亲,扁着嘴说了声“对不起。”

小蕾母亲拍了拍小蕾的后背,“赶紧去吧,晚上早点回来。”

小蕾点点头,小蕾母亲叹着气又将行李箱拉进屋里。

我和小蕾其实在北京已经同居半年多了,但是村里的习俗,只有办了婚礼才算结婚了,才能睡一个被窝。

走出民政局大门,小蕾拿着两个红色的结婚证,转头笑着看着我:“从今天开始,你的工资有一半都是我的了!”

“都是你的!”

2007年农历五月二十四,阴历七月八日,宜结婚、会亲友、合婚、订婚、订盟、祈福、盖屋。

这一天,是我们办婚礼的日子。

一开始小蕾和我商量不办婚礼,去旅行结婚,沿途看看大好河山,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甚至还上网做了一大堆攻略。

小蕾母亲,也就是我岳母,一口拒绝了。

“哪有结婚不办婚礼的,不办婚礼叫什么结婚,村里谁家结婚不是热热闹闹的请宾客办酒席,不办婚礼的那是二婚,是要让人家笑话的!”

当然,我的父母也不同意。

“哪能不办婚礼,女孩子一辈子就这一天大日子,不隆重一点,没个仪式,那以后想起来都是遗憾!”

于是我们五月份跑到海南拍了婚纱照,回北京又去王府井置办了婚纱礼服。

那段时间我们既忙碌又开心。

婚礼是在我们县城最大的酒店举行的,包了最大的宴客厅。

我和小蕾请了高中共同的同学,又请了各自玩的好的朋友们。

母亲请了医院里的医护朋友和一些关系比较好的之前的患者,还请了之前去旅游认识的朋友们。

父亲则请了一些生意上的伙伴。

父母这边加上亲戚总共坐了能有十五六桌。

小蕾这边除了姑姑一家,只叫了几个平时一起干农活儿的阿姨,加上阿姨们带来的小孩子,两桌便坐完了。

婚礼流程我现在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小蕾来来回回换了好几套衣服,秀禾、婚纱、敬酒服,最后累的话都不想说了。

回到新房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小蕾躺在床上,气若游丝,“老公,我快饿死了,来碗泡面吧!”

我从卫生间接了一桶热水,招呼小蕾泡脚,又去厨房翻找出两包白象,接了水烧开,等着煮面。

小蕾晃晃悠悠的趿拉着拖鞋从卧室走出来,一屁股坐到沙发上,把脚伸进泡脚桶,有气无力的说了声“谢谢老公。”

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她:“水不烫吗?”

小蕾扁着嘴看着我,“烫,可是我没力气拿出来了。”

水开了,我一边说着“看把我老婆可怜的哟”,一边进去煮面。

我端出面放到茶几上,笑着问她:“别人家结婚当晚都是在数份子钱,就咱俩在吃泡面。”

小蕾从锅里夹出两筷子放到旁边的碗里,又倒了些汤在里面,把碗推到我跟前,自己端着小锅吸溜了起来。

喝完最后一口汤,小蕾满意的打了个嗝,才缓缓说道:“多少也就那样了,明天咱拿着到银行一存,会有人帮咱们数的。”

我竖了个大拇指,“还得是你!”

小蕾得意的笑着,又说道:“今天真的累,比我上班可累多了!”

“这样的累,你后天回门的时候还得经历一次。”

“啊!要命啊!”小蕾吼着瘫到沙发上。

要说我岳母是掉进钱眼儿里了,那绝对是不客观、不实际的。

回门虽然在村里,但是规模是真的大,整个院子都坐不下,巷子里都摆满了桌子,目测能有四五十桌,人数比起结婚那天真是只多不少。

“是把全村人都请来了吗?”我问小蕾。

小蕾点点头,“至少一半。”

岳母还请了城里的歌舞团来表演,唱跳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我保守估计,就这个表演加今天的宴席规模,少说也得两万块钱。

“咱妈小金库挺大呀!”

小蕾摇摇头,笑着说道:“这是我妈的高光时刻了,她结婚那会儿家里穷,连个婚礼都没办,就响了两挂鞭炮,后来一直耿耿于怀,是想在我这里弥补一下吧。”

我点点头,了然于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